新闻学院研究生课堂开展模拟研讨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4-24浏览次数:23

    4月21日上午8:00至11:30,我校综合楼512教室的研究生课堂里热火朝天地开展了一场不同寻常的以“电子媒体娱乐化”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任课教师胡德才教授、研究生教学秘书姚健老师、环球ug手机版官方网站2014级全体研究生及闻讯而来的本科生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研究生赵根主持了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得到了胡德才教授的高度评价,认为通过“研讨会”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从台下走到台上,从阅读名著到思考现实问题,从单一的书面文字表达到综合的思考、写作、演讲和组织能力的锻炼,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胡德才教授认真听取研讨会上每位同学的发言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学术研讨会”弄假成真

    本次“研讨会”在胡德才教授的策划、指导下进行,在学期初的第一次课堂上胡德才教授提出了研讨会的基本形式和议题,并要求每位研究生认真阅读美国著名传媒文化学者尼尔·波兹曼的名著《娱乐至死》,同时组建了会务组。此后,会务组及全班同学经过了一个多月的精心组织和准备,从确定研讨会主题和分论题到发出会议邀请函,从撰写会议论文和发言稿到明确详细的会议流程,从主持人、点评人的选定到16位会议报告人的确定,完全模拟正式学术会议的程序进行。

    研讨会在“电子媒体娱乐化”的总主题下,分设了《娱乐至死》对中国娱乐现实的启示、电视与娱乐的关系、娱乐业时代的媒介理解、泛娱乐化时代的媒介选择等四个分论题。研讨会分四个阶段,每阶段有4位同学对同一个论题进行8-10分钟的发言,每个阶段发言完毕后有10分钟的时间让与会者就本话题进行自由发言和讨论,还有一位同学就本阶段的发言和讨论作10分钟以内的点评。研讨会除主持人外,共有16位同学做会议发言,4位同学担任了点评人。另有2位同学兼做会议摄影和宣传报道。整个研讨会组织井然有序,会场气氛紧张又热烈,台上的发言者神采奕奕,台下的听众聚精会神,俨然一场真实的“学术研讨会”。

李梦飞同学发言

 

研讨初衷为读书  观点撞击培养学术精神

    《娱乐至死》这部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名著是胡德才教授早早就布置下来的阅读书目,为了检验大家是否认真阅读以及是否深入思考相关问题,他想到了这样一个颇有意思的课堂教学形式:让我们也来一场属于自己的研讨会。“我的初衷是借这次研讨会督促大家多读书,读好书;多思考,思考有意义的问题。听了大家的发言,我感到很欣慰。”胡德才教授在总结中说。从阅读《娱乐至死》入手,同学们根据自己发言的论题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显示了思考的深入。张青西同学谈电视和娱乐的关系时所提到的“电视可以表现娱乐,但不能用娱乐来表现一切”,赵天浩同学从中国电影现状看“娱乐至死”的独特角度,项盼同学以冰桶挑战事件报道为例探析公益慈善“娱乐化”的报道尺度等,都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有益的启示。对于是否存在“娱乐至死”的问题,同学们踊跃发言,观点碰撞各执一词,讨论十分热烈。

研讨会上的自由发言和讨论

 

        “这个研讨会跟我以往参加的研讨会都不一样,它既是一次课堂教学形式的探索,也是一次真正的学术研讨会。因为话题既有学术价值,也有现实意义。大家准备充分,讨论热烈,我听到了不同观点的交锋,看到了观点交锋中撞击出的思想火花,说明大家认真读了书,真的动脑思考了问题,这就是一种学术精神。”胡德才教授在研讨会后的总结中谈到,“李梨同学的发言,善于用数据说话,十分有说服力;开文丽同学思考深刻,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易杰同学的论文和发言富于学理,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观点鲜明,显示了思考的独立性。各位点评人大都准备认真,点评到位,直抒己见。会议组织有序,同学们积极配合,研讨会非常成功。”

 

胡德才教授在研讨会后作课堂总结

 

    这次模拟的“研讨会”让大家亲身组织和参与,真真实实过了一把“学者瘾”。既恰到好处地起到了督促大家读书思考的作用,又有效地锻炼了大家的胆量和表达能力,打破了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了一种有成效、有启发性的研究生课堂教学新方式,为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和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